在7月10日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们来到了李村长的办公室。接下来,我们对李村长进行了采访,听他讲述了乌兰巴图村的发展变化。
上个世纪80年代,乌兰巴图村还是一块贫瘠荒凉的土地,村民们都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逐步发展,国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村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大家米袋子满、菜篮子丰,乌兰巴图村一年比一年有起色,村民们的生活也一日比一日有盼头。
(乌兰巴图村旧貌)
李村长讲到,乌兰巴图村的兴起,离不开国家的相关政策。国家对乌兰巴图村的支持使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村子里的400多个大棚让乌兰巴图村年收入达百万。村子里水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每家每户都过上了不用钻井打水,不用烧柴做饭的好生活。乌兰巴图村的村民们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用农家肥代替化肥,进行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生产。张书记说道:“随着农村生产的改革,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了,蔬菜水果更加安全放心了,这种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正是新农村的体现!”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现在村里有很多空巢老人,李村长经常会带着米、面、油去探望他们,了解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村里已到60周岁的老人且没有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享有新农保。新农保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新农保制度实施时,老人们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以前村子里没有娱乐设施,而现在村子里设有小广场,健身器材,让村民有了更多的活动方式活动场所;曾经的小村子,家家户户都只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现在有了棋牌室等娱乐场所,为村民们提供了多样的娱乐方式;村子里的路面都经过了硬化,道路通畅汽车行驶平稳,村民们的衣服干净整洁,不再像过去那样沾满灰尘;以前日落后,村子里一片漆黑与寂静,现在道路的两边都设有风力发电的路灯,不但方便了村民们夜晚的出行,而且还节能环保;村子里也不见低矮潮湿的摇摇欲坠的房屋,取而代之的是结实坚固还有太阳能热水器的小二楼;路边还新建了干净的卫生间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体现了农村发展的新面貌。
(乌兰巴图村新貌)
李村长还提到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村民们的平均年龄为50岁以上。村长希望随着乌兰巴图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来创业,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现代化乡村。
访谈接近尾声,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树天教授向乌兰巴图村李村长赠送了两幅字作为礼物。第一副字上写着不忘初心,书记说,作为乌兰巴图村的村长,整个村的发展振兴与李村长密不可分,这是村长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体现。第二副字上写着天下为公,书记认为天下为公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献给村长,表达了他对乌兰巴图村的美好祝愿。